网站首页: 主页 > 地方资金项目 >

辽宁:关于印发《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市工信局、科技局、财政局、税务局及沈抚示范区产业创新局、各省级以上高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依照国家和我省职能划转的总体要求及相关规定,从2025年开始,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等四部门共同开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为确保2025年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特制订《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有关事项》,之前发布通知不再执行,以此为准,请各部门遵照执行。

附件:《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有关事项》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辽宁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

2025年9月17日

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有关事项

按照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严把质量关的工作思路,推动相关部门共同做好优化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以下称《认定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以下称《工作指引》)的规定,制定《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有关事项》。

一、组织与实施

由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共同组成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以下称省认定机构)。省认定机构办公室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认定机构组成部门及各市相应部门应协同配合、明确分工,认真负责地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在申请认定阶段,省认定机构组成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开展认定审核相关工作;在综合审查阶段,对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形成意见并报省认定机构办公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认定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及时提请省认定机构复核。

二、申报范围

(一)在辽宁省行政区域内(不含大连)注册成立一年(365个日历天数)以上,且符合《认定办法》第十一条有关规定条件的居民企业。

(二)凡2022年经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整体迁移至辽宁省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认定办法》的规定,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至2025年有效期满,企业如需再次提出认定申请,按本指南规定办理。

三、申报时间

省认定机构采取常年申报、分段受理、定期评审的方式,分时段受理各市科技局及沈抚示范区产业创新局和省级以上高新区管委会等推荐单位(以下简称推荐单位)报送的企业申报材料。2025年度省认定机构分两个批次受理申报材料,第一批受理截止时间为2025930日,第二批受理截止时间为20251030日(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各推荐单位须根据上述时间段提早组织部署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相关工作。

同时建议申报企业选择尽早批次申报,一是为了避免年度申报后期阶段的网络集中拥堵,二是选择最后批次申报的企业如资格审查不合格或专家评审不通过,将再无年度内修改完善的机会,对此所造成的后果,须由企业自身承担。

各推荐单位对已推荐的企业材料进行再次审核,着重对企业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合规性进行复审,特别是针对前期审核中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核查。

四、认定程序

(一)自我评价

企业对照《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进行自我评价。符合条件的,按照本通知要求准备企业申请认定材料。

(二)网上申报

1.企业打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www.innocom.gov.cn企业申报栏目或火炬中心官网www.chinatorch.gov.cn在线服务栏目,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系统按步骤进行申报提交材料。未注册企业需先注册,待信息审核通过后登录;已注册用户直接使用原账号登录。

2.根据《科技部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关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通知》(国科发火〔2021362号),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时,营业执照等企业注册登记证件和专利证书等企业知识产权证件可实行告知承诺制。企业可自主选择是否适用该制度,若选择适用,提交《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后,无需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若不选择适用,申请企业需按规定提供有关事项的证明材料。(高新技术企业告知承诺制有关事项详见附件1)。

选择适用告知承诺制办理的,申请企业确认已知晓省认定机构告知全部内容后,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系统,进入企业申报系统(企业账号)高企认定申报申报材料告知承诺制,勾选已阅读并同意《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带申请企业名称等信息的《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适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文本,点击打印(系统默认A4纸,正反打印),法定代表人签字、加盖企业公章,再将签字盖章的《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扫描上传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系统

3.企业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系统,进入企业申报系统(企业账号)高企认定申报申报材料,按要求填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上传附件材料,同时按要求形成企业PDF格式电子申报材料(详见附件2),通过网络提交至所在地推荐单位。企业主要负责人须仔细核对填写的申报材料与上传的附件,确保材料真实有效、清晰完整,并确认已签字盖章。涉密企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必须对申报材料进行脱密处理,确保涉密信息安全。

(三)地方审核推荐

1.申报材料审核。各推荐单位在申报过程中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按照国家及省高企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开展本地区企业申报高企工作,负责高企申报材料审核及推荐工作,确保申报材料要件齐全、内容清楚,符合申报推荐要求。

各推荐单位主要审查申报材料与原始资料是否一致,重点对申报企业的知识产权、近三年项目研发活动和成果转化情况、2024年度的科技活动人员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情况、研发组织管理水平等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合规性进行审核把关。

2.现场核查。各推荐单位对营业收入100万元(含)以下,职工人数10人(含)以下,上一年度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为核定征收,所列知识产权获授权时间集中在同一期间及相关证明存疑的企业进行研判及现场核查,如实记录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填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现场核查情况表和汇总表》(见附件3)。一旦发现现场核查结果与申报材料不符、存在弄虚作假行为或不符合申报要求等情况的企业,一律不予推荐上报。

(四)材料报送

各推荐单位审核汇总推荐企业后,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现场核查情况表和汇总表》(附件3)、《关于X市(区)2025年第X批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意见的函》(附件4)及企业电子扫描申报材料各一式一份,统一报送至省认定机构办公室。收到上述材料并审核无误后,省认定机构办公室将适时集中开展专家评审工作。

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按省认定机构办公室的委托,具体受理各地方推荐单位的申报文件和电子材料。

(五)专家评审

省认定机构办公室收到企业申报材料及地方各推荐单位的推荐意见后,根据企业主营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所属技术领域,在符合评审要求的专家中,随机抽取组成专家组开展评审,对每个企业的评审专家不少于5人(其中技术专家不少于60%,并至少有1名财务专家)。

评审过程中,重点提升对研发活动的确定、研发费用的归集、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服务)收入的判定等方面的审查力度。

(六)认定报备

省认定机构结合专家组评审意见及各推荐单位的推荐意见,对申请企业申报材料进行综合审查(如有必要,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实地核查),提出认定意见确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报国家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五、日常管理

1.建立信息通报制度。省认定机构组成部门实行数据共享,省认定机构办公室在企业申请阶段,按周向成员单位共享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企业名单,在认定工作结束后,向成员单位共享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名单,并按年度形成高企认定工作报告。

2.建立联合惩戒名单。对违规中介机构联合省直相关部门实施跨部门联合监管,将其参与工作的情况纳入信用管理机制,对相关企业也予以信用公开。

3.享受税收优惠提醒机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有关部门发现高新技术企业不符合认定条件时,应提请省认定机构办公室复核。省认定机构办公室在收到复核申请后,要及时提醒企业存在税收优惠政策适用不合规风险,为防止增加涉税成本,相关企业可选择暂停享受相关税收优惠。待省认定机构出具复核结果后,企业再进行相应税务处理。

4.加强中介机构管理。专项审计报告或鉴证报告应有符合条件的中介机构出具。相关部门应引导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坚持原则、公正办事,据实出具专项报告。对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或弄虚作假等行为的中介机构,将按照《工作指引》相关规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告,自公告之日起三年内不得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相关业务;同时按照《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8号)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罚,降低涉税专业服务信用等级或纳入负面信用记录。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分工明确。2025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是职能划转后的首次申报,该项工作已受到省委省政府以及审计、财政部监管局、纪检等部门的高度关注,全省工信、科技、财政、税务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本年度认定工作,严防疏漏,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建立健全材料接收、审核流转、专家评审组织、结果公示等关键环节的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分工明确、高效运转。

(二)主动协同,各方联动。地方各推荐单位要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关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等政策宣传解读,提供相关信息咨询服务。主动协同认定组成部门,构建并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协调机制,强化业务培训,保障申报工作有序开展。加强与同级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对申请认定前一年内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不予推荐上报。

(三)真实申报,合法合规。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系统中填报的数据和PDF格式电子申报材料是后续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的重要依据,企业须严格按照《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有关标准及要求编制提交申报材料,并对所提供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

(四)规范上报相关报告资料。出具年度财务报告、近三年研发费用和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审报告的中介机构,可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http://www.cicpa.org.cn)信息查询-行业管理信息查询-公众查询栏目、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网站(http://www.cctaa.cn)中税协信息服务平台-行业管理-事务所、税务师栏目进行信息查询。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及其他鉴证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专项审计报告等,须带有经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http://acc.mof.gov.cn)备案的二维码和报告编码,其中,审计报告正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每页均须赋码,申报企业支付审计报告费用的发票备查。

企业填报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情况相关数据需与企业审计报告或纳税申报表中数据一致。如审计报告有合并报表,需一并提供母公司报表。

(六)获得赋权下放区域的权责。根据省级行政赋权事项的规定,获得赋权下放区域的推荐单位需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本通知的各项要求,及时组织本区域企业申报、形式审核、专家评审等工作,确定备案企业名单,并以正式行文形式向省认定机构推荐备案,递交推荐意见。同时,省认定机构根据《认定办法》和放管服精神,对评审企业按一定比例进行审查认定。

(七)省认定机构从未指定或委托任何第三方代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事宜。任何第三方假借省认定机构办公室或省认定机构办公室工作人员名义承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事宜收取任何费用的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地方各推荐单位需提醒企业对以承诺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由索取不当钱财等行为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上述通知未尽事宜,以《认定办法》、《工作指引》为准。

联系方式

1.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高新区建设指导处 024-86844089

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 024-23447403

2.各市、沈抚示范区及高新区联系方式

沈阳市科技局       024-22721314

沈阳高新区 崔晓晨    024-23771135

鞍山市科技局 张丽科    0412-5217151

鞍山高新区       0412-5211016

抚顺市科技局 金政斌    024-57500326

抚顺高新区 白丽淼    024-57901099

本溪市科技局       024-45689027

本溪高新区 荀明义    024-45627679

丹东市科技局 王骞正    0415-2122172

丹东高新区       0415-2596533

锦州市科技局 冯春晖    0416-2910987

锦州高新区 梅雪琼    0416-3888161

营口市科技局       0417-2833149

营口高新区       0417-6655088

阜新市科技局 石微微    0418-6696006

阜新高新区 周丽莉    15041855055

辽阳市科技局 金圣林    0419-2154930

辽阳高新区       0419-5165607

铁岭市科技局       024-72681312

朝阳市科技局       0421-2629431

朝阳高新区 盖京桦    0421-2576353

盘锦市科技局 秦香彬    0427-2812772

盘锦高新区 李欣烨    0427-2875266

葫芦岛市科技局 张婉婷    0429-3114773

葫芦岛高新区       0429-2929665

绥中高新区 刘江秀    0429-6695890

沈抚示范区

产业创新局            15998878310

免责条款 :

本网站的文章如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作品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学习、交流所用,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注明,若因故疏忽,造成遗注,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布时间:2025-09-19 14:33